2017新增的中文書書目書單,跟大家分享
2017台北國際書展 探索專屬獨享時光之幼兒書單-下集。瘋狂採買篇
2017台北國際書展 探索專屬獨享時光之幼兒書單-上集。悲情一打二篇
最近一連好多篇書籍的分享(親子閱讀)Hiding Phil英文繪本
〈親子閱讀〉之英文小套書 *An Elephant & Piggie系列~
〈親子閱讀〉Mo Willems大吉象&小豬寶系列的最後一本書《The Thank you Book 》
(親子閱讀)之英文小套書 *The Colourful World of Lucy Cousins-小鼠波波的美好世界
就有朋友問我說:英文書單怎麼來的?
說真的,我不是英文系畢業,也不是英文多厲害的媽咪,在選擇英文繪本上,我比花在中文繪本更多的時間,畢竟……中文繪本是自己的母語,加上幼時大量接觸繪本,對於中文繪本的敏感度很高,所以~期待給寶寶更寬廣的世界同時,我思索著什麼樣的英文形式才是適合凱寶寶的。
這裡我用了“適合”,就表示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,而是這樣的方法適合我們家寶寶的屬性(我一直相信每個孩子有屬於他獨立的個體與方式,家長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千萬不要流於盲從)
汪培珽的「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」是我最早接觸的訊息,寫mail拿了書單,看到洋洋灑灑100多本的書我却步了!我發現有些書單的書連我這媽咪都有點吃力,我沒有把握自己能陪伴凱寶寶共讀完這些書,而且……說真的,閱讀這件事我始終堅持要“開心”,如果不在親子開心共讀之下做為前提,那無論是中文或英文對我而言都失去意義。
所以汪培珽的書單很快被我排除在外(起碼現階段我想尋找的是寶寶書籍而非兒童閱讀)*汪培珽推薦的書單大部分屬於字數較多,故事情節完整的讀本,比較適合年齡大一點的孩子,已經具備有簡單的理解能力。
後來親子天下在2014年先後介紹了兩位英文教師
吳敏蘭與廖彩杏,看過詳盡的專題介紹與書單後,我很認同她們的理念,覺得這樣的模式比較適合我和凱寶寶一起共讀。
(有興趣的媽咪可以去看她們的書籍,有更完整的介紹)
廖彩杏
吳敏蘭
稍微把兩位的理念簡介一下:
廖彩杏的書,是以她自己的孩子作為實驗對象,孩子透過英文繪本的方式來學習,強調運用“有聲書”的力量,補足爸媽無法開口共讀的問題。
吳敏蘭的觀念是透過“五感”一邊讀一邊玩的過程,讓孩子覺得學習英文是件有趣的事,也推薦了許多適合不同年紀孩子的英文繪本,針對每本書也有簡單的內容介紹,與說明一些在朗讀上的技巧,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及讀完繪本後可以進行的一些小遊戲。
兩位的相異點:
廖彩杏強調有聲書的功效,認為透過特地出版的有聲書,因為都是專業人士錄製,不僅聲音表情豐富,情緒拿捏得宜&適當的背景配樂,會非常適合寶寶聆聽。藉由不同的有聲書可以讓孩子聽到南腔北調、不同英語國家的口音,也對於練習英語聽力非常有幫助,她建議每天3次,每次30分鐘,每週3本持續地播放有聲書給孩子聽,每月12本,之後的兩週再將本月的12本重複播放一次,長期累積下來,孩子就可以聽到上百本的英語好書。
吳敏蘭則相反,她強調親子共讀,建議家長每天可以花20分鐘讀繪本給孩子聽,「每天花20分鐘講故事,孩子會愛上書本、會想要探索這個世界,並且開始思考,同時學會擁有夢想。」有聲書則是當作輔助工具。
兩位的相同點:
兩者皆認為寶寶接觸英文應該從韻文類開始,並利用不斷的重複句、重疊句,美麗的韻文不但讓人朗朗上口,同時能夠認識英文裡的「word family」,以及許多音群的組合,建立寶寶對於英文的語感,而重複句則容易唸上幾次就能產生印象 。
後來在看完兩位的建議後,我自己產生屬於我和凱寶的重點摘要,希望取其兩者適合之精華,我沒有買她們推薦的全部書單,而是交叉比對之後找出共同都有推薦的部分(減少書單的書目,讓每本英文繪本更有效運用不同的形式被共讀與學習,也能再自己找出其他很有趣的英文繪本,不盲目追隨書單),希望利用廖彩杏老師使用“有聲書”的概念,增加媽咪我共讀時的利器,也能跟著寶寶一起學習,但……我沒有只單純每日按表操課的只放CD,我還是會把每本繪本親自讀給凱寶寶聽,這時吳敏蘭老師的重點提醒就來了
不少爸媽會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,發音不夠標準,真的可以唸英文繪本給孩子聽嗎? 其實孩子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,父母並不會是唯一的來源,將來還會從老師、網路、DVD等不同的地方聽到英文,就算家長文法說錯了或者唸的時候會卡卡的也沒關係,孩子將來遇到新的各種英文刺激自然會彌補起來。
然後我也期待自己跟凱寶的共讀過程中,培養寶寶喜歡閱讀、喜愛書的歷程,這時吳敏蘭老師的小提醒又來了!
在幼兒時期的英語閱讀重點並不是「學英文」,而是讓寶寶先喜歡書,對書有好感度,其中重要的關鍵就是爸媽要充滿說故事的熱情。
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培養,比培養英文力還重要,孩子一生學習的時間好漫長,如果培養出愛閱讀的能力,那……伴隨而來的不會僅僅只有英文力,還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,這裡也就不得不提到廖彩杏老師的重點了!
幼兒一開始是由耳朵來學習,在耳朵之後,才是透過眼睛看插畫來學習,接著才銜接到辨識字形、認識單字,最後才是獨立閱讀。強調「四不一沒有」:不必先認單字,不必先學音標,不必先學文法,不必中文翻譯,沒有抽問考試。
這讓我想到最近再重新學習英文的過程中,我的研究生英語老師Tony也這樣一直跟我們說,他常說:死老外講的話聽不懂沒關係,就猜啊!回到寶寶期最初學語言的狀態,妳會拼音嗎?妳會認字嗎?可是妳聽不聽得懂媽媽大部分的意思!
Tony一直培養我們產生對英文字彙的增加(word family),用議題讓我們產生對英文的多元性,其實這些都跟“五感教育”不謀而合,我們看廣告要寫出英文廣告詞,就是在訓練英聽,但……卻不覺得枯燥無味,所以我也反思自己、提醒自己要讓凱寶寶保持對英語的喜愛,而不是英語的功利性。
而且不得不說,這些英文繪本雖然說是圖片多於文字,但……有些字真的連媽咪都沒背過、看過(例如:動物的名字)沒陪寶寶共讀前真的不知道鱷魚還分兩種講法,小時候制式的記憶中就只有crocodile,後來藉由共讀繪本,媽咪我學到alligator(之後來介紹這本關於鱷魚有趣的韻腳手指偶書)所以~學習真的是無窮無盡啊!
來看看兩位老師的書單吧!
*書單翻拍自書展的推銷目錄,方便我這種不容易記住書名卻很容易有圖像記憶的媽咪。
找出適合你們親子共讀的書單很重要,特別一定要媽咪自己先看過喜歡再買回家,不然自己都唸不下去怎麼引起寶寶興趣?
廖彩杏老師的書單(愛麗絲媽咪自己修正成每階段只買1-2本,沒買到九本那麼多,甚至有些朋友送過的中文翻譯書剛好是書單裡的書,我就只單買英文CD,搭配中文翻譯本的圖,其實也是不錯的一種方式)
吳敏蘭老師的書單(這部分個階段的類別我沒有都涉獵,例如數數&顏色主題,我自己就有找到更適合凱寶的書籍代替)
除了書單裡的書,如果有讀到不錯的繪本,我就會看看作者有沒有同系列有趣的繪本,再去買回來建置屬於我們自己的清單,就像《What's the time, Mr. wolf?》買回來後凱寶寶超喜歡,我就隔天又去買了《See you later,Alligator!》這樣慢慢找出自己的書單。
以上……小小的重點分享,也期許愛麗絲媽咪自己在六月生Ariel之前,能把自己跟Katherine共讀的點滴心得紀錄下來,成為第二胎養育的手札參考。
最後分享廖彩杏老師書裡的一句話,父母除了要有執行的毅力外,更要具備等待的智慧(笑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