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新的一年就充滿濃濃的日本味,因為這個月的藝術家是「葛飾北齋」
這位藝術家(又是一位我們沒聽過的藝術家)哈哈哈!
原本完全不認識的藝術家,因為這次帶學生策展梵谷的展覽中,意外稍稍的知道這位浮世繪畫家。(感覺自己越來越有藝術氣息了,顆顆)
主題:浮世繪.江戶風情(就是現在的東京).富士山&北齋漫畫和水印木刻
看看可愛的場景吧!
蘿蔔汁真的也是百搭,連穿和服也是好可愛喔
而且,這次的任務活動,連小朋友都準備浴衣上課😚😚
葛飾北齋是著名的浮世繪畫家
什麼是浮世繪?
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,起源於17世紀,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、風景、和戲劇。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(日語稱為錦繪)
老師先介紹了日本武士跟藝伎這兩種身份,接著每個小朋友可以拿到老師自己手作的武士頭或是藝伎頭,實在是太厲害了!
完全紙作出來的欸,好想偷偷戴回家哦!
浮世繪是為了配合當時的日本內地旅遊業的發展,也因為葛飾北齋個人對富士山的情有獨鐘,因此葛飾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材,創作了系列風景畫《富嶽三十六景》,並憑此名聲遠揚。該系列中以《凱風快晴》和《神奈川沖浪裏》最為知名
這幅就是《神奈川沖浪裡》,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,原來它是葛飾北齋的作品啊~而且仔細看喔,畫作裡也有富士山欸,是海浪裡的富士山
老師用這幅畫先引導孩子遠近的關係,給予孩子海浪放進土裡,做出遠近的概念
一起拿扇子跳跳舞
接著再一起玩花牌(每位小朋友可以拿到三張花牌,都是蘿蔔汁)真的好可愛喔
而另外一幅《凱風快晴》所描繪的富士山,老師請小朋友猜猜看這是什麼時間的富士山?清晨還是夕陽?
答案是:清晨的富士山喔
畫中富士山一片橙黃,稱為“赤富士”。這是晚夏早秋之際,清晨時分,在朝陽映照下染紅了富士山的景象
沒想到夏末清晨的富士山是這個景色,以後要來找個時間再去看看葛飾北齋畫作下的赤富士。
一起用手比出三角形,一座高高的富士山,老師邀請小朋友找一個舒服的位置寫生畫出富士山
老師用三個點的方式,教孩子畫三角形,我覺得是個超棒的idea
雖然嘻嘻還是沒辦法掌握的很好,但是多畫幾次也是能畫出不錯的三角形
她說,這是有太陽的富士山,真的是好可愛喔
為了加深嘻嘻的印象,媽咪還找出她九個月大時,我們帶她去富士山動物園的照片,看看不同的富士山風情
玩土時間,用飯匙跟茶澤一起將植物種進土裡
一樣的泥土,老師總是有不同的玩法、不同的感受
很喜歡老師們每次都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。
接著來到戲水區畫畫
葛飾北齋最熟知的就是「版畫」,繼之前在
{小盒子}小藝術家的事物行 草間彌生篇 玩過版畫後,終於又玩到版畫,但是是完全不同的版畫概念喔
真的是術業有專攻,像版畫這麼高階的技巧,媽咪真的無法在家準備啊
一樣用水畫布再練習一次富士山的「三角形」,透過陪伴的過程中,我也發現嘻嘻畫三角形的能力需要再多多練習
每次看到老師帶著她們畫畫的過程總是讓人心情愉悅
小朋友長大了! 真的是越來越穩定
也越來越不要媽咪幫忙、媽咪用(怎麼開始有淡淡哀傷啊~嗚嗚…)
用油漆刷,使用白色&黃色 刷出漸層的底色
(媽咪也不懂為什麼要刷在木板上,後來發現刷出來的紋路是木紋欸,好漂亮)
接著將富士山蓋上紅顏料,成為赤富士山
再用藍色顏料刷在海浪上
每道工法都需要“對版”,其實真的是訓練小孩的耐性
看到她充滿成就感的臉龐就覺得值得了!
媽媽再次覺得應該要放手了(到底是有多愛黏著女兒啊😂😂😂)
畫作裡的小舟蓋反了,她告訴我因為被海浪捲起來了啊,是啊!也是,媽媽我真的太沒有創意了
最後一關-戲食區
好多好多的顏色跟粉末,今天要做什麼料理呢?
先把水加進糯米粉裡,用湯匙攪拌,再加水繼續用手搓,搓啊~搓、捏啊~捏,到底要變成什麼呢?
要把麵糰揉成又圓又光滑(真的好神奇喔~)
把抹茶粉or紅麴粉揉進麵糰裡,可以變成各種顏色的糯米球,而且原本以為紅麴會恨可怕,沒想到加上黑糖粉後,一點都沒有味道,超棒der
要求自己煮糯米糰也做的很棒,我想孩子長大就是要放手了,四歲的小女孩已經能越來越獨立,我想再沒多久,也會不讓媽咪陪著上課了(再度感傷,嗚嗚…)
冰鎮過後的丸子,串在竹籤上
就是好漂亮又好吃的日式丸子
(原來做起來這麼容易啊,下次要再來試試看)
2018新的一年,愛麗絲媽咪期許自己可以繼續努力紀錄寶貝的學習過程,雖然2017達成率不到一半(掩面)呵呵呵呵~
笑嘻嘻要求站在橋上拍一張,就用這張充滿乘風破浪感覺的照片,紀錄這完美的一刻吧!
小盒子藝術家的任務行,成功!!
(而四位小姐也終於相隔一年後相聚啦~泣)
回顧2017任務活動
分享小盒子的節慶美學
{小盒子}小藝術家的事物行 之 [母親節慶美學‧陪媽媽逛街] 篇